內容簡介
勇敢的女孩與美麗的傳統,譜出一段動人的故事!
故事不僅介紹了孟加拉的文化與習俗,更強調時代與想法的轉變。
如果我是男生就好了,這樣就可以出去幫家裡賺錢……納伊瑪心想。10歲的納伊瑪,是村子裡最會畫「阿爾帕娜」的女孩。「阿爾帕娜」是節慶時,孟加拉婦女在家門口繪製的幾何或花朵形狀的圖案。但是,納伊瑪覺得畫阿爾帕娜根本就是浪費時間,她一心只想幫家裡賺點錢。於是,她偷偷騎上爸爸的三輪車,想要幫忙分擔工作,沒料到卻弄巧成拙,反而把三輪車撞壞了!媽媽只好取下手上的金手鐲,要爸爸拿去修理三輪車。納伊瑪又難過又自責,她什麼事都沒辦法做,連阿爾帕娜也畫不下去……納伊瑪該怎麼做才能幫家裡脫困?女孩子真的不能出去賺錢嗎?納伊瑪會再次拿起畫筆,繼續畫「阿爾帕娜」嗎?
作者簡介
作者介紹
米塔莉.柏金斯 Mitali Perkins
出生於印度的加爾各答,她的名字在孟加拉語中是「友好」的意思。11歲定居在美國加州之前,她與家人四處搬遷,住過非洲的迦納、喀麥隆、英國倫敦、美國紐約與墨西哥。
從美國史丹佛大學與柏克萊大學畢業後,米塔莉曾在中學和大學任教。她創作了很多橋梁書和青少年小說,並得過很多獎項,且深獲好評。她試圖在故事中連結不同的文化,她自稱為「跨文化生活」;她的小說主角,通常是堅強的女性角色。米塔莉也經常到學校和圖書館演講,她花了很多時間談論關於在不同文化之間成長和改變生活力量的故事。她認為:「人生的最大樂趣之一,是創造一個讓孩子感到安全、愉快和喜愛的空間。而故事就是這樣的空間。」她最喜愛的作家是創作《納尼亞傳奇》的路易斯與創作《魔戒》的托爾金。
除了寫作,米塔莉喜歡旅行、健行和打網球。目前她和丈夫與一對雙胞胎兒子,還有一隻黑色拉布拉多犬,一起住在美國麻州的牛頓城。個人網站:www.mitaliperkins.com
譯者介紹
鄒嘉容
年紀不小,卻仍然對生命中的各種事物充滿了好奇心,希望自己一輩子都可以保有一顆赤子之心、年輕人的活力,卻又擁有老年人的圓融和智慧。平常最常做的事是讀書、畫畫、彈琴、散步和管兩個小孩。翻譯則是上帝交代的一項使命。代表譯作有《交換》、《留下來的孩子》、《齒輪之心》、《達爾文女孩》、《木屋下的守護者》等。
繪者簡介
潔咪.霍根 Jamie Hogan
美國知名插畫家,潔咪從小在新罕布夏州的懷特山脈長大,畢業於羅德島設計學院,擁有插畫的藝術創作學士學位。畢業後,潔咪到波士頓從事插畫工作,作品經常刊登在《波士頓環球報》。...
自序/導讀
導讀
自己的房間與自己的錢∕王淑芬
讀完這篇故事,直覺浮上腦海的兩個連結,頭一個是花木蘭代父從軍,第二個是英國女作家維吉妮亞.吳爾芙那句著名的話:「女人要有自己的房間,與自己的錢。」木蘭為了年邁父親,勇敢的女扮男裝,代替父親克盡征戰職責。而吳爾芙在《自己的房間》一書中,開宗明義便說:女人若要從事寫作,一定要有自己的房間和每年五百英鎊的收入,意思是女性若想做自己意願的工作,除了需要獨立空間得以不被干擾(當然也象徵著思想上、精神上不被打擾),還要最起碼的經濟能力當後盾,畢竟巧婦難為無米之炊。
這兩個相關連結,正是《小畫師的願望》想陳述的兩個重點:第一,不論兒子、女兒,都該有相同機會,在人生職場上,以自己能力所及的方式,表現一己專長,不僅僅是為了分擔養家責任,也為了自我實現;第二,在女性較弱勢的國度,女人為了完成夢想,為了某種程度的自由,其困難度有時是性別平等的國家中,難以想像的。比如,書中寫道:「打扮成男孩的納伊瑪跨著大步,享受著不必被好奇眼光打量的自由。」連街道漫步的自由,因身為女性,居然也寸步難行。因此,如何以一種既簡易又可行的方式解決姊姊妹妹們的難題,勢在必行且該善意協助。
《小畫師的願望》書中,背景是發生在孟加拉人民共和國,一位十歲以後便不能繼續求學的女孩納伊瑪的故事。這是位於南亞的國家,光是「高速公路還比不上台灣的鄉間小路」這句描述,應該不難想像其經濟的落後,何況是住在鄉下,窮到必須典當媽媽的手鐲,才能換一點錢修好三輪車(全家收入來源)的納伊瑪家。所以,納伊瑪的願望會是什麼?
和所有類似的貧家子女力爭上游的故事一樣,納伊瑪也決定幫全家唯一經濟支柱的父親,負起養家責任。只是,現實環境無法提供她就業機會,於是,她異想天開,女扮男裝,想以原本的繪畫專長,在三輪車維修店掙點錢。故事安排得也挺巧,本以為男性主導的修車店,竟也出現身兼維修師傅的女老闆,於是,皆大歡喜的結局,世界對納伊瑪又開啟了一扇光亮的窗。
讀這個故事,除了享受作者製造的懸疑情節與快節奏起伏帶來的閱讀樂趣,以及透過本書又認識一個陌生國家;也從不能再糟的狀況到出現轉機中,感受到勵志故事一向給人希望的正面能量,讓人覺得儘管人生一再帶來試煉,終有如同書末作者介紹的「微額貸款」基金這樣的善意,如此及時美好的現身,給所有困頓的人,不論是男是女,貧弱者也有微笑的權利。納伊瑪的願望實現,不是靠著魔法,而是因有能力者的布施,以及自己的不甘坐困愁城。只要起身勇於嘗試,勇敢會帶來創意,創意的實踐便可能帶來自己的房間,與自己的錢。
(本文作者為知名兒童文學作家)
各界推薦/推薦序
一個生動的當代故事……一直到結尾都有持續不斷的驚奇。 ——美國《書單雜誌》
不論學生或老師,都會同樣欣賞與喜愛納依瑪的故事。 ——美國《柯克思書評》